光伏行业整体估值处于超跌状态,主要矛盾缓和后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商务部近年来一直将促消费摆在政策部署的重要位置,将2023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又把2024年定为消费促进年。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1至11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4万亿元。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智能产品销售较快增长。居民消费热情带动多地旅游实现新年开门红。湖北省拟定于2024年2月3日在武汉园博园举行迎龙年过大节 福满荆楚进万家龙年新春文旅主题活动等,以吸引更多文旅消费。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说。
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进一步激发了服务消费市场活力。江苏省旅游总收入为171.78亿元,同比增长126.9%。这完全是欺诈行为,装上旧轮胎后,我还驾驶了100多公里。
北京一位业内人士张先生告诉记者,许多保险公司的定损员还会和4S店修理厂、事故受损车车主达成协议套取回扣费用。赵女士立刻在某平台上找到一家名为汽车搭电补胎修车(桂城店)的商家,拨通商家电话后,商家要求加他们的社交账号,并把精准定位发送给商家。后来师傅让她联系商家,商家说可以便宜200元,而且安装新轮胎送维修保养服务一次,于是赵女士同意更换轮胎。刘俊海认为,消费者需要自我保护,汽车修理行业也要树立严格的自律意识,商家要自我加压,清除害群之马。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本报实习生 翟崎宇去年8月,山西太原的胡先生发现自己车子启动时有些异常,去当地汽修店检查被告知,火花塞出现了问题,6个火花塞需要全部更换,否则会对车辆发动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第二天,心存疑虑的赵女士找到了当地一家汽修店,跟修车师傅说了事情经过,师傅说可以看看轮胎的生产日期,她查看后发现轮胎安装反了,没有办法看到生产日期。
商家简单了解故障情况后,称上高速救援需要800元,先付500元定金,剩余的因情况而定。但事实上,这可能只是消费者的一厢情愿。原本商家说维修师傅大约20分钟到达,但赵女士在高速上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后,维修师傅只是开了一辆小汽车过来,并没有拖车。在选择承修方时,尽量选择那些重信誉、讲信用的正规汽修店,注意商家的证照是否齐全,切勿去街边无照维修点。
在马丽红看来,如果汽车维修店不能按照消费者实际需求进行维修,导致出现安全隐患,商家应承担瑕疵担保义务。事实上,大部分车主也都不了解这些零部件。换3个却收了我6个的钱,太黑了。强化监管多方发力共同规范汽修市场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些汽修店鼓励员工通过多卖零部件来获取提成,有些员工通过对车辆做手脚、增加维修次数或扩大维修范围来提高收入。
采访中,车主呼吁净化汽车维修市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呼声高涨。由于汽车零部件数量多且品类杂,存在专业壁垒,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判断自己的爱车是否被过度维修、以次充好,甚至被捆绑消费了,往往陷入了越修毛病越多的怪圈。
消费者要保存好相关证据,比如送检前拍一下里程,更换汽车零件时查看一下零配件清单,在完成车辆交接时再次检查是否维修完好,并保留好车辆维修记录。如果汽修店以次充好、以旧代新,从而导致安全隐患,商家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汽修店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合同关系,应根据民法典合同编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以及安全保障权。
该业内人士说,有的修理师傅与定损员合作套取保费,他曾亲眼见过一辆事故车在拆解定损之前,店里的维修师傅抡着锤子,将原本完好的汽车水箱框架砸坏,然后定损员拍照定损,这样能向保险公司要更多的钱。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自律组织加强监管和自我约束,从专业源头上把好关。然而,维修过后不到一个月,新车灯就坏了。以次充好以旧代新汽车维修暗藏猫腻在某投诉平台上,《法治日报》记者以汽车维修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近期相关投诉就有几十条,主要涉及更换的配件以次充好、以旧代新。提供虚假证明文件里应外合套取保费随着汽车保有量迅速增加,旺盛的维修保养需求催生了不少汽修店。于是,他立即跟保险公司、汽修厂联系,但对方却说当时检查并没有问题,这次维修费用也不能走保险。
即使车主在现场看着也不怕,车里有很多线路和零件,维修师傅指着好部件说成是坏的,不懂的人根本看不出来。尚不构成犯罪的,应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近日,湖南长沙的刘先生向记者投诉称,自己遇到了汽车维修陷阱他开车不慎撞到路边护栏,造成前车灯损坏,于是找了一家汽修店维修,并换了新车灯。马丽红说,如果以次充好,以旧充新的汽修厂是保险公司指定的,给消费者造成了损失,保险公司和汽修厂构成共同侵权。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刘先生感觉其中可能有猫腻,就找了在某汽车4S店从事维修工作的熟人检查了一下,发现此前更换的新车灯其实是二手车灯、问题车灯。
对此,天津红桥某汽修店一名从业人员告诉记者,大部分车主在维修时都会把汽车留在店里,商家告知修好后才来取车。有些故障很简单,更换保险丝就能解决问题,但是这样赚不到钱,于是有些汽修店就小病当成大病医,本来只需局部维修的零部件被整件更换,只需更换小零件却被说成需要大修。记者在多个平台检索发现,类似投诉并不少见,而这些投诉大多是因为汽车维修过程中配件欺诈和隐瞒汽车关键信息引起的。车主就成了冤大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多交了钱。
可是,车从汽修厂开出没几天就出现了行车熄火的问题。刘先生立即去汽修店理论,可对方死不承认。
以前就听说过汽车维修陷阱多,没想到这么多。一些汽修店就利用这段时间,拆下本身质量较好的汽车零件,换成旧的零件,只要车子没有明显故障,车主很难发现其中的问题。
上述从业人员说,汽修店虽然都会向消费者提供维修单,列明维修项目、所需材料、费用等,但这并不足以让车主了解车辆真实故障原因、维修具体过程。对于此类情况,马丽红给消费者提出几点建议:把车辆送去维修之前,首先要先做些功课,提前了解维修范围,掌握汽车维修的一些基本知识,尽量避免被套路。
去了一家4S店后,定损员和他约好定损1500元,报给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则是3000元,中间多出来的1500元,定损员和他分成。胡先生同意更换并支付了费用。马丽红认为,消费者很难从专业角度判断是否在维修环节存在问题,找鉴定机构也会有额外成本,周期也很长。相对于街边作坊式的汽修店,环境更好的大型汽修厂更加受到车主的信赖,尽管价格上普遍高出不少,很多车主还是宁愿花钱买个安心。
在安装后,赵女士转给了师傅3300元。随后,赵女士找商家要求赔偿,遭到拒绝。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马丽红律师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刑法和保险法对保险欺诈有明确的处罚规定,如果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评估人、证明人等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进行保险诈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无奈之下,赵女士只得咨询换轮胎的价格,被告知需要3500元时,赵女士觉得太贵,就表示不需要了。之后,赵女士又在高速口等待了1.5个小时,师傅才回来,说找到了相同品牌的轮胎。
顶: 4踩: 9
评论专区